▲“公共食堂”就餐环境很温馨
孙奶奶指着丰富的菜品赞不绝口
“酒香还真不怕巷子深”,还未到中午饭点,位于南京市南昌路小巷子内的“南汽食堂”已来了不少“等开饭”的老人。鼓楼区中央门街道凤凰和鸣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,这里目前虽还未正式成为助餐点,但因为便宜、卫生、方便,已经成为解决社区内500多名老年人就餐问题的社区“公共食堂”了。
现场探访
布局清新,有种“小家”的温馨感
上周四中午10点半,记者来到“南汽食堂”,此时还未到营业时间,戴着口罩帽子的工作人员正忙着择菜、洗菜、炒菜。这里装潢虽然简单,但作为“社区食堂”已显得很有格调。桌椅餐具收拾得很整齐,天花板上挂着红彤彤的剪纸灯笼,一排连一排;桌椅间有绿植样式的装饰;点餐区与就餐区间还有砖式结构的小拱门相隔,整个布局非常清新、干净,有种“小家”的温馨感。
“南汽食堂”的负责人佟来艳指着头顶上的红色剪纸装饰告诉记者,为了迎合老年人的喜好,这里特地加上了这些喜庆的元素,也是希望老年人在这里吃饭,有个好心情。
其实,“南汽食堂”对外开放初始,并不是特为社区老年人准备的。佟来艳向记者介绍,今年以前,“南汽食堂”作为企业招待所的一部分,不对外开放,今年过年后,考虑到周边白领以及住这附近的南汽老职工有就餐需求,所以才对外开放。没想到,如今,越来越多的社区老人成了这里的常客,食堂也顺应老人的需求,从装潢到服务都做到了“兼顾”。
据悉,这个“食堂”一共有400平米,可以容纳500多人就餐,中午出售快餐,晚上5个包间对外开放,承接家宴、酒席,提供“小炒菜”。
错时就餐
年轻人不用和老年人挤午餐高峰期
才到中午11点,食堂就已经热闹起来,陆陆续续来了十多位老人准备就餐。记者留意到,餐厅醒目处贴了一张“温馨提示”,内容是希望老人能在11点到11点半左右在这里吃午餐。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就餐时间呢?
佟来艳向记者解释,因为附近不少上班族中午会来此吃饭,如果大家都集中在12点左右就餐,人一多,食堂就会要排队、等座,所以制定了这样的“错时就餐制”。“老年人本来吃午饭就比较早,11点半左右吃完回家睡个午觉,时间正好,也没必要和年轻人挤午餐高峰期。”佟来艳说。
“也能理解,年轻人上班不容易,赶着吃完回去休息下继续工作。我们本来就没什么事,早点来打了饭可以带回家,也可以在这里吃。这个点来,也不用和年轻人抢时间,挺好的。”对于这样的错时就餐制,家住凤凰和鸣小区的安奶奶表示挺理解,觉得这是一个兼顾两类人群中午就餐的好办法。
菜品服务
一周7天不重样,每天大荤有7种
食堂里的菜品及其价格虽然中规中矩,但还挺有特色。例如,老人喜爱的绿色时令蔬菜,芦蒿、马兰头都有,年轻人爱吃的口味略重的白斩鸡、剁椒鱼、炒仔鸡也有。
佟来艳说,其实年轻人的菜还相对好烧,适合老年人的菜还真要费神讲究下,例如豆腐、扣肉、狮子头这类酥烂、好咬的菜,比较能对上老年人的胃口,食堂要常备。
据悉,这里的菜能做到一周不重样,每天大荤有7种,小荤有5种,素菜有7-8种。菜品丰富的同时,价格比起市场也相对公道。记者从菜单上看到,每一小碟菜单点价格从2-6元不等,比如蒜泥黄瓜2元、鱼香茄子2元、青椒土豆丝2元、芹菜炒猪肝4元、三鲜豆腐4元、白斩鸡6元、拆烧6元、红烧鱼块6元。如果选择套餐,价格就更便宜些,一大荤、一小荤、二蔬菜、米饭加汤,一共是14元。谈到价格,佟来艳说,其实定得不算高,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,这个食堂每月成本不算低,能坚持下去,也是希望通过口碑相传,来吃的人多一点,“走个量”。
佟来艳跟记者算了一笔账,这个食堂共有12个工作人员,厨师3个,每人每月6000多元工资,勤杂工8个,还有管理人员,光工人薪水就是一笔可观的开支;除此之外,还有每月2万多元的水电气费用,加上租金,这些成本一算,压力还不小。不过,佟来艳也坦言,这个餐厅定位就是服务工薪老百姓,也是希望凭借“价廉物美”的特色,吸引更多顾客就餐,带动效益,所以价格应该亲民一些。
老人感受
点6个菜有荤有素才20块价格很公道
正在打包的孙奶奶告诉记者,自己家住江西路,今年78岁,老伴儿80岁,平时也能忙活点简单的菜,但当天晚上孙子要来家里吃饭,她就有些忙不过来,所以中午来这里打些菜回去,晚上一热,一家人的晚饭就解决了。“这里方便,价格也公道,你看我点了6个菜,有荤有素的,才20块。要去外面馆子,这个钱一盘菜都买不到。”孙奶奶说,自己每周都会来几次,外带一些她忙不动的菜,例如带鱼、仔鸡等,也算是给家里的餐桌添点菜,给她和老伴儿调剂下口味。不过,孙奶奶也提了建议,她说,自己有肾炎,不能吃得太咸,希望这里的菜能更多为老人考虑些,再少点油少点盐。
结伴来吃午餐的,还有家住旁边的牟爷爷和刘爷爷。他们告诉记者,自己住在旁边的南汽家属楼,两人不仅是老邻居也是老同事,这个食堂对外开放后,两个老人又多一个吃饭聊天的机会,常结伴在这儿吃午饭,聊天解闷,气氛也很好。牟爷爷说,自己今年85岁了,老伴儿去年离世后他就独居,吃饭一直是个问题,这个食堂对外开放后,帮了他大忙,他每天中午来点个14元钱的套餐,吃3个菜,剩下几个菜打包晚上吃,方便也实惠。
刘爷爷的老伴儿去医院拿药了,所以午饭要自行解决,他就来到了食堂。刘爷爷告诉记者,这里吃饭的老人还有个“规律”:打包回去的,是家里有老伴儿等着一起吃饭的;独自来这里坐下吃的,多半是孤寡老人。
社区计划
今年将申请助餐点还将提供送餐上门
社区负责人采访中告诉记者,该社区管辖的8个小区,一大半都是老旧小区,老年人很多,有用餐需求的老人不在少数,近些年社区一直在想办法建助餐点,但始终苦于没有地方。“社区面积不够,建助餐点几乎不可能。”凤凰和鸣社区负责人说,自从今年“南汽食堂”对外开放后,社区一直在关注,打算联合“南汽食堂”,今年向民政部门申请为助餐点。
“申请到助餐点后,这里会得到政府补助,菜价就更便宜了。”社区负责人说,社区内还有些困难老人,由于疾病出行不便,有的还独居,就餐问题一直难解决,社区希望在“南汽食堂”申请为助餐点后,招募志愿者,为这些困难老人提供送餐上门的服务。
返回金陵热线首页
(责任编辑:JL202)
评论列表